美联储降息迷雾:经济数据的“杂音”比政治压力更难解!
亚汇网
2025-08-14 23:40:01
汇通财经APP讯——美联储的降息之路从来不是坦途,而如今,这条路似乎更加崎岖。路透分析师JamieMcGeever指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面临的真正困境:不是来自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公开批评早已不是新闻。他一再要求降息,甚至威胁对鲍威尔提起“重大诉讼”,让外界普遍认为,政治压力是美联储最大的困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抛开政治因素,美联储内部对降息的态度其实早已明朗。6月的经济预测摘要“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普遍预计到2025年12月,利率将下调50个基点,市场交易员更是押注9月将迎来首次降息,利率通胀的隐忧:核心CPI超预期7月的美国通胀数据为这场争论增添了更多变数。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7%,与上月持平,表面上看似乎平稳。然而,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涨幅却达到3.1%,创下2月以来最高水平,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更令人担忧的是,耐用品价格在今年1-6月上涨1.7%,为1987年以来(除疫情期间外)最大的六个月涨幅。汇丰全球经济学家JamesPomeroy警告,随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逐步生效,商品通胀的上行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些数据表明,通胀并未完全受控。核心CPI的顽强表现和商品价格的上涨趋势,让美联储难以找到立即降息的充分理由。毕竟,在通胀仍高于目标的情况下贸然放松政策,无异于火上浇油。就业市场的复杂图景与此同时,7月的就业报告同样令人困惑。就业岗位增长远低于预期,前两个月的岗位增长数据还遭遇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下修幅度,这无疑敲响了警钟。然而,工资增长加快、工作时间增加以及失业率仅微幅上升,又为劳动市场注入了一些正面信号。这些矛盾的数据让市场和美联储都难以判断:劳动市场究竟是正在冷却,还是依然稳健?市场显然更关注就业数据中的疲软面,投资者似乎认定美联储降息的门槛远低于维持现状的门槛。然而,鲍威尔曾明确表示,失业率显著上升是降息的前提条件。但疫情后的劳动力市场却因供应问题而显得扭曲:雇主不愿裁员,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又限制了求职人数。这让失业率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经济现实,进一步加大了美联储的决策难度。降息的风险与谨慎的抉择金融市场的“繁荣”假象从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降息的迫切性似乎并不明显。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接近历史高点,美联储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经济数据中的“杂音”让降息的理由显得模糊不清,政治压力的阴影又让每一步决策都充满争议。市场对9月降息的期待几乎板上钉钉,但鲍威尔和他的同事们需要更多站得住脚的证据。在通胀压力犹存、就业数据矛盾、金融市场繁荣的背景下,美联储或许需要更多时间来厘清信号,找到降息的最佳时机。这场博弈不仅关乎美国经济的未来,也考验着美联储在复杂环境下的智慧与定力。面对数据的迷雾和政治的喧嚣,鲍威尔能否带领美联储找到一条稳健的道路?答案或许就在接下来的经济数据和市场反应中逐渐浮现。
-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