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大报财经要闻汇总一览(2025/01/02)
上海证券报
一、培育钻石行业掀起涨价潮
2024年12月以来,培育钻石行业掀起涨价潮。华晶上海宣布,2025年1月1日起大单晶(培育钻石毛坯)价格上涨13%。黄河旋风也发布涨价通知,综合涨价幅度在10%左右。本轮涨价潮中,各类产品普遍上涨,其中HTHP优势领域1克拉以下的涨幅更大。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初至年底,钻石价格整体下跌约50%,但11月初价格触底后开始反弹,随着需求扩大及库存减少,行业价格呈现普涨。国内设备厂的扩产热潮已经过去,HTHP供给趋于稳定。大企业如力量、华晶、黄河等按计划技改,小企业的扩产基本停滞且较为困难,行业产能向头部集中。此外,钻石散热作为终极解决方案,在AI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和产业潜力,国内培育钻石企业纷纷布局钻石散热技术,已在半导体衬底及热沉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阿里巴巴,大动作
1月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订立协议,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8.7%。根据协议,阿里方面将从本次交易中最高获得约131.38亿港元(约合12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75港元/股。公告显示,阿里巴巴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股东回报。
三、三部门印发《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 退休相关联办事项将实现“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三部门日前发布的《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证券时报
一、2025新年献词 咬定青山 追光而遇
迈入2025,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悬念依然待解,大国博弈未有竟时,怎么办?最好的应对就是干字当头,笃行不怠,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最大化自身的确定性,去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正如郑板桥笔下那坚韧的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虽历经千磨万击,仍可笑傲东西南北风。
二、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文 提高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质效 优化证券市场资源配置
最高法、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审理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从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并举,兼顾债权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加强司法审判与行政监管协调角度出发,提高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质效,优化证券市场资源配置。
三、十大券商首席分享2025投资“锦囊”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2025年,国内经济有望实现温和复苏。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一系列积极信号,今年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其中财政方面将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等方式,促进内需的持续回暖。
中国证券报
一、从此应多好消息 会迎初日照高林
2024年宏观和市场都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史上最大”化债方案推出,允许用专项债收储土地、商品房,取消住宅消费限制措施转为鼓励支持,凡此种种,凸显政策框架转向。转变的重要性不止于短期扩张需求,更在于以改革的方法整体解决稳经济的拖累因素。
二、落实增量政策 改善市场预期 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将全面深化
2024年12月31日,央行、证监会分别就开展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进行表态,释放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新信号。
三、国产高端机走俏 AI技术赋能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持续复苏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深圳华强北调研发现,华为Pura 70系列、Mate 70系列、小米 15系列等手机产品创新力十足,吸引消费者前来体验、购买。在华为、小米等厂商的带动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向好。机构预测,2025年AI应用在手机端落地将成为新一轮换机周期的驱动力,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持续温和复苏。
证券日报
一、2025年财政政策取向将更明确 支持消费有提升空间
2024年全球经济在复杂多变中展现韧性,中国经济在多重挑战下依然实现了稳健前行,成就斐然。步入2025年,中国经济航船将再次扬帆起航。
二、央行2024年末运用多种工具释放中长期流动性 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4年12月份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91天)期限7000亿元,6个月(182天)期限7000亿元。
三、2024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18家 涉能源、基建等多个领域
12月31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公告显示,平安人寿委托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H股股票,于2024年12月20日达到工商银行H股股本的15%,触发举牌。据记者梳理,2024年全年,共有8家险企合计举牌20次。被举牌的A股、H股上市公司合计达18家,举牌次数和被举牌上市公司数量均创下近四年(2021年至2024年)新高,去年被举牌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能源、基建、环保、银行等多个领域。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