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评:三大指数齐跌,存储芯片、有色金属板块走强
A股市场:沪指跌0.12%报3870点盘中一度刷新十年新高,深证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1.09%,北证50指数跌2.11%。全天成交额2.5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837亿元。全市场近3400股下跌。本周,沪指累涨1.52%,深证成指累涨2.65%,创业板指累涨2.1%。盘面上,近日闪迪宣布将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存储芯片、半导体板块大涨,香农芯创、江波龙等多股涨超10%;培育钻石板块拉升,沃尔德涨超15%;有色金属、黄金板块爆发,北方铜业、电工合金及盛达资源等多股涨停;房地产板块活跃,新大正涨停;钢铁、国资云概念及钛等板块涨幅居前。另外,保险股走弱,中国太保领跌;PEEK材料概念走低,新瀚新材、大洋生物等多股跌逾4%;食品饮料板块震荡下行,安德利跌逾8%;游戏、证券及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
银行股走弱,浦发银行跌超3%,齐鲁银行跌2%,江苏银行、渝农商行、西安银行等跟跌。白酒股跌幅居前,酒鬼酒跌超5%,舍得酒业跌超3%,金微酒、水井坊、迎驾贡酒、皇台酒业等跟跌。有色金属板块大涨,电工合金20cm涨停,新威凌涨超11%,盛达资源、株冶集团、豫光金铅、北方铜业10cm涨停。消息面上,随着美联储即将重启降息,市场看多情绪升温。目前,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银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行预计,国际金价明年有望冲击4000美元/盎司大关。
存储芯片、半导体板块走高,精智达20CM涨停,香农芯创、开普云、北京君正涨超14%,江波龙涨超13%,普冉股份、东芯股份涨超10%。中山证券表示,AI相关需求依然景气,国内先进制程投资依然迫切,国产替代也有望带动国内半导体设备投资穿越周期。地产股涨幅强势,香江股份、荣盛发展、新大正、首开股份、南都物业、华夏幸福等多股涨停,金融街涨超5%。海南板块表现活跃,海汽集团涨超4%,凯撒旅游涨超3%,海南矿业、海南高速、海南橡胶等跟涨。消息面上,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有媒体称,为提升岛内居民的获得感,国家有关部门正联合开展岛内居民免税消费部分进境商品的税收政策研究,因政策受众面广,将同步制定配套管理措施,待条件成熟后将及时出台。
国投证券研报指出,客观而言,站上3800点已基本符合对于本轮流动性牛市的心理预期,后续持以跟踪态度,但眼下对于短期大盘指数进一步向上空间已经难以合理预估。本轮A股大盘指数向上空间真正打开需市场从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化牛实现“三头牛”兑现转变,这是未来逐步验证的过程。同时,国投证券进一步认为A股真正的慢牛是建立在市场过渡到新旧动能转化牛和制度保障牛的基础上,对应实现股市替代房地产成为居民资产新的蓄水池并形成新的财富效应,届时A股“慢牛”就真正到来了。
六大机构下周策略
一、国泰海通证券: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落地 医疗设备景气度延续
维持“增持”评级。推荐有望受益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带动业绩复苏的医疗设备企业。医疗设备招投标规模保持较好增长。根据众成数科数据,单月同比来看,25年8月新设备招投标规模MR增长36.7%,CT增长77.5%,DR增长50.2%,超声增长35.2%,内窥镜下滑2.7%,手术机器人下滑51.9%。当年累计同比来看,25年前8月新设备招投标规模MR增长83.9%,CT增长93.6%,DR增长85.9%,超声增长64.2%,内窥镜增长31.6%,手术机器人增长46.5%。分公司当月同比情况来看,25年8月联影MR增长9.0%,联影CT增长69.5%,迈瑞超声增长48.4%,开立超声增长22.2%,开立内窥镜增长121.1%,澳华内窥镜下滑18.5%。分公司当年累计同比来看,25年前8月联影MR增长51.5%,联影CT增长53.8%,迈瑞超声增长72.7%,开立超声增长108.2%,开立内窥镜增长84.1%,澳华内窥镜增长29.4%。
二、中信证券:供应风险转向国内 锂价底部有支撑
中信证券研报称,2025年二季度海外锂资源项目呈现量增价跌的经营态势。随着三季度以来国内碳酸锂价格触底回暖,海外锂矿生产积极性提升,2026财年产量指引整体增长,海外供应出清进程或延缓。但目前国内锂云母的供应风险尚未消除,叠加下游需求超预期走强,预计锂价大幅下跌的风险较低,若后续云母生产出现超预期扰动,或将推动供需平衡表修复和价格反弹,建议关注在锂价触底反弹过程中可能受益的低成本标的以及拥有优质矿山资产的公司。
三、银河证券:糖尿病药物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新管线创新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银河证券研报称,降糖药品类创新推动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达到902亿美元,2030年增长至1091亿美元。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预计2025年中国降糖药市场规模1161亿元,2030年增长至1675亿元。临床指南推荐三类药物治疗糖尿病:传统口服降糖药、胰岛素、GLP-1类药物,不同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优劣势和适用人群不尽相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生命周期。其中,GLP-1类药物凭借降糖、减重双适应症优势,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规模超500亿美元,中国2023年规模为87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33亿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庞大,各类药物目前仍由进口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新管线创新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四、华泰证券: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 下游制品或率先复苏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8月末CCPI-原油价差约480,处于2012年以来30%以下分位数,全球宏观局势延续博弈致油价高位波动,且下游多数化工品进入需求淡季,致化工品价差仍处于较低水平。8月提价产品主要系供给偏紧和海外需求较好的品种,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盈利已处底部,在“反内卷”等政策引导下,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中长期而言,伴随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亚非拉地区经济增长等需求增量驱动下,出海/出口成为国内化工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行业资本开支增速自2025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供给侧加快调整下2025年下半年或迎复苏起点,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苏。
五、中信建投:AI驱动增长 电子行业周期有望持续向上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上半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持续复苏,在AI算力的进一步催化下,进入新一轮的双旺共振期,相应带动业绩持续向上。2025年上半年电子板块467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8578亿元,同比增长19.2%;归母净利润合计859亿元,同比增长29.0%。展望下半年及明年,消费电子旺季叠加端侧AI新品密集发布,国内外大厂AI相关资本开支指引积极,驱动电子行业基本面向好,加之创新升级等各项利好催化,行业周期有望持续向上,整体配置价值凸显。
六、开源证券:四季度机器人板块有望开启面向2026年全年的大贝塔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近期特斯拉机器人消息不断,Gen3机型定型后,特斯拉将进行大规模制造的测试,预期出货量预计3-5万台;并可能同步开发面向未来大规模量产的Gen4机型,同时对供应商产能建设、海外建厂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四季度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明星企业加速资本化,小米、赛力斯、理想等主机厂或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国内高规格产业政策组合拳可期。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10倍增长。判断四季度机器人板块有望在海内外共振下,开启面向2026年全年的大贝塔。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