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今日分析:OPEC+增产13.7万桶未必是利空?沙特陷地缘困局 本周迎关键考验……
亚汇网
2025-10-29 13:04:20
亚盘市场行情
WTI在石油输出国及其盟国(OPEC+)可能计划提高产量的情况下下跌。交易员等待周三晚些时候能源信息署(EIA)原油库存变化报告。截至目前,WTI原油报价59.92美元,Brent原油报价63.73美元。
美政府“停摆”继续,参议院第13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
ADP发布美国全国就业报告每周预估数据,在截至10月11日的四周内,平均新增就业人数为14250人。
特朗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是无能就是坏,将在“几个月内”离职。
以色列方面称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下令多次空袭加沙。
哈马斯否认违反协议并在空袭后推迟移交人质遗体。美国方面称停火协议仍然有效。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调查:金价一年后料达每盎司4980.3美元,银价将达每盎司59.1美元。
花旗银行:下调国际现货黄金和国际现货白银的短期价格目标,将0至3个月国际现货黄金价格预测从每盎司4000美元下调至3800美元,国际现货白银价格预测从每盎司55美元下调至42美元。
机构观点汇总
分析师Ron Bousso:沙特陷两难困局:本周抉择不仅关乎油价,还关乎...
沙特正陷入地缘政治博弈的困局——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的最新制裁迫使沙特在相互冲突的地缘政治利益与经济考量间寻求平衡。沙特既要维护欧佩克+联盟关系,又要应对美国要求增产的压力。本周召开的欧佩克+会议将成为沙特领导力的关键考验。
尽管欧佩克+被报道考虑每日增产13.7万桶,但仅有沙特等少数成员具备增产能力。俄罗斯势必反对任何可能加剧供应过剩、进一步压缩其财政收入的增产决定——毕竟油气收入占俄联邦预算四分之一。而特朗普与沙特王储11月18日的白宫会晤则将施加相反压力,特别是在沙特今年已通过增产回应美方压价要求的背景下。
更棘手的是,制裁的实际影响仍存不确定性。尽管中印主要买家暂停采购俄油,但更可能的情景是俄罗斯原油通过“影子舰队”继续流向市场。据路透测算,制裁仍可能导致每日至少150万桶石油从正规市场消失,同时物流成本上升和市场割裂将继续支撑油价。
因此,沙特的决策将定义其战略方向:选择增产可能取悦美国,但会破坏欧佩克+团结,而维持现状则可能错过巩固美沙关系的机会。在这个全球石油秩序重塑的时刻,沙特的抉择不仅关乎短期油价,更将决定其未来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定位。
富国银行:美国页岩油钻探活动停滞,油价至明年底的路径将这样演绎
鉴于供应过剩以及油价中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下降,油价近期逼近年内低点或许并不令人意外。我们一直在恢复闲置产能的欧佩克+是造成供应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短期内经济温和放缓,加上欧佩克+看似积极的增产意图,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压低油价。不过,我们相信这种供应过剩的局面最终会有所缓解。由于油价低于美国新井65美元的平均盈亏平衡成本,这意味着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将暂时停滞,因为钻探新井已无利可图。尽管如此,欧佩克+的增产行动应该会在2026年才结束,届时全球石油供应将趋紧。展望2026年底,供应前景的改善加上经济复苏,有望推动WTI原油升至65-75美元/桶区间。
荷兰国际:柴油供应恐慌加剧,美对俄制裁下...市场现货溢价急剧攀升
昨日,围绕市场贸易谈判的初步乐观情绪有所消退,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收盘下跌近0.5%。市场继续消化美国对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Lukoil)实施制裁对俄罗斯石油流动的影响。目前,供应前景的担忧仍是支撑整体原油市场的关键因素。
然而,油市中的中间馏分油市场却持续走强中。ICE柴油裂解价差在月中交易时还在23美元左右,昨日已飙升至31美元以上。同时,ICE柴油的11月/12月月差价昨日急剧攀升,达到近20美元/吨的现货溢价,尽管早盘有所回吐。
这种强劲势头反映了对供应紧张的持续担忧,最新的美国制裁威胁到柴油的流动,因为俄罗斯的柴油出口量约为每日100万桶,这是一笔巨大的供应量。如果印度炼油商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他们可能会降低炼厂开工率,从而导致印度中间馏分油出口量减少。
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仍在持续升温。乌克兰总统此前表示,乌克兰将加大对俄罗斯炼油厂的袭击规模,这对中间馏分油市场构成了进一步的供应担忧。中间馏分油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已持续数月,而这些潜在制裁的影响只会加剧这种担忧。
分析师Tim Duggan:油价反弹其实根基不稳?不要忽略这一潜伏的“黑天鹅”
地缘博弈持续向俄罗斯施压,在特普会晤取消后,特朗普政府选择以制裁大棒替代“胡萝卜”策略。虽然市场对WTI原油作出单日7.8%暴涨的即时反应,但涨势在上周四周五明显乏力,这背后存在双重逻辑。首先,制裁的实际效力可能远逊于表面声势。尽管制裁理论上可能每日影响730万桶俄油供应(占全球7.3%),但市场并未完全定价其即时冲击——若俄油真被逐出全球市场,油价本应在两日内飙升逾10美元。现实是俄罗斯拥有成熟的“影子舰队”体系,通过关闭追踪器、公海转运等手段维持原油流动。其次,加之科威特石油大臣明确表态产油国将弥补供应缺口,进一步削弱了制裁的实质影响。
需求端变局成为关键。作为俄油最大买家,中印两国炼油厂已接获停止采购俄油的指令,这将促使它们转向中东供应商。欧佩克过去12个月增产250万桶/日的策略,此刻恰可填补潜在供应缺口,趁机夺取市场份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原油需求已成为全球运输需求的新支柱,若其无法快速找到俄油替代源,将持续对价格构成上行压力。
从政治维度看,此次制裁更似特朗普谈判的战术杠杆。一旦达到制造头条的目标,很可能适时放松压力以避免油价飙升引发通胀反弹。更值得关注的是,委内瑞拉这个拥有全球最大未开发石油储备的“黑天鹅”,其潜在重返市场的可能性始终是悬在油市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持仓结构显示投机者正逆势布局,ICE欧洲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投机性空头仓位已创2011年以来新高。这种与价格走势背离的仓位配置,既反映市场对制裁实际效力的怀疑,也暗示当前反弹根基不稳。特朗普制裁引发的油价飙升看起来更像是炒作热点,而非实际需求。
(亚汇网编辑:林雪)
WTI在石油输出国及其盟国(OPEC+)可能计划提高产量的情况下下跌。交易员等待周三晚些时候能源信息署(EIA)原油库存变化报告。截至目前,WTI原油报价59.92美元,Brent原油报价63.73美元。
美政府“停摆”继续,参议院第13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
ADP发布美国全国就业报告每周预估数据,在截至10月11日的四周内,平均新增就业人数为14250人。
特朗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是无能就是坏,将在“几个月内”离职。
以色列方面称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下令多次空袭加沙。
哈马斯否认违反协议并在空袭后推迟移交人质遗体。美国方面称停火协议仍然有效。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调查:金价一年后料达每盎司4980.3美元,银价将达每盎司59.1美元。
花旗银行:下调国际现货黄金和国际现货白银的短期价格目标,将0至3个月国际现货黄金价格预测从每盎司4000美元下调至3800美元,国际现货白银价格预测从每盎司55美元下调至42美元。
机构观点汇总
分析师Ron Bousso:沙特陷两难困局:本周抉择不仅关乎油价,还关乎...
沙特正陷入地缘政治博弈的困局——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的最新制裁迫使沙特在相互冲突的地缘政治利益与经济考量间寻求平衡。沙特既要维护欧佩克+联盟关系,又要应对美国要求增产的压力。本周召开的欧佩克+会议将成为沙特领导力的关键考验。
尽管欧佩克+被报道考虑每日增产13.7万桶,但仅有沙特等少数成员具备增产能力。俄罗斯势必反对任何可能加剧供应过剩、进一步压缩其财政收入的增产决定——毕竟油气收入占俄联邦预算四分之一。而特朗普与沙特王储11月18日的白宫会晤则将施加相反压力,特别是在沙特今年已通过增产回应美方压价要求的背景下。
更棘手的是,制裁的实际影响仍存不确定性。尽管中印主要买家暂停采购俄油,但更可能的情景是俄罗斯原油通过“影子舰队”继续流向市场。据路透测算,制裁仍可能导致每日至少150万桶石油从正规市场消失,同时物流成本上升和市场割裂将继续支撑油价。
因此,沙特的决策将定义其战略方向:选择增产可能取悦美国,但会破坏欧佩克+团结,而维持现状则可能错过巩固美沙关系的机会。在这个全球石油秩序重塑的时刻,沙特的抉择不仅关乎短期油价,更将决定其未来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定位。
富国银行:美国页岩油钻探活动停滞,油价至明年底的路径将这样演绎
鉴于供应过剩以及油价中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下降,油价近期逼近年内低点或许并不令人意外。我们一直在恢复闲置产能的欧佩克+是造成供应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短期内经济温和放缓,加上欧佩克+看似积极的增产意图,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压低油价。不过,我们相信这种供应过剩的局面最终会有所缓解。由于油价低于美国新井65美元的平均盈亏平衡成本,这意味着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将暂时停滞,因为钻探新井已无利可图。尽管如此,欧佩克+的增产行动应该会在2026年才结束,届时全球石油供应将趋紧。展望2026年底,供应前景的改善加上经济复苏,有望推动WTI原油升至65-75美元/桶区间。
荷兰国际:柴油供应恐慌加剧,美对俄制裁下...市场现货溢价急剧攀升
昨日,围绕市场贸易谈判的初步乐观情绪有所消退,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收盘下跌近0.5%。市场继续消化美国对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Lukoil)实施制裁对俄罗斯石油流动的影响。目前,供应前景的担忧仍是支撑整体原油市场的关键因素。
然而,油市中的中间馏分油市场却持续走强中。ICE柴油裂解价差在月中交易时还在23美元左右,昨日已飙升至31美元以上。同时,ICE柴油的11月/12月月差价昨日急剧攀升,达到近20美元/吨的现货溢价,尽管早盘有所回吐。
这种强劲势头反映了对供应紧张的持续担忧,最新的美国制裁威胁到柴油的流动,因为俄罗斯的柴油出口量约为每日100万桶,这是一笔巨大的供应量。如果印度炼油商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他们可能会降低炼厂开工率,从而导致印度中间馏分油出口量减少。
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仍在持续升温。乌克兰总统此前表示,乌克兰将加大对俄罗斯炼油厂的袭击规模,这对中间馏分油市场构成了进一步的供应担忧。中间馏分油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已持续数月,而这些潜在制裁的影响只会加剧这种担忧。
分析师Tim Duggan:油价反弹其实根基不稳?不要忽略这一潜伏的“黑天鹅”
地缘博弈持续向俄罗斯施压,在特普会晤取消后,特朗普政府选择以制裁大棒替代“胡萝卜”策略。虽然市场对WTI原油作出单日7.8%暴涨的即时反应,但涨势在上周四周五明显乏力,这背后存在双重逻辑。首先,制裁的实际效力可能远逊于表面声势。尽管制裁理论上可能每日影响730万桶俄油供应(占全球7.3%),但市场并未完全定价其即时冲击——若俄油真被逐出全球市场,油价本应在两日内飙升逾10美元。现实是俄罗斯拥有成熟的“影子舰队”体系,通过关闭追踪器、公海转运等手段维持原油流动。其次,加之科威特石油大臣明确表态产油国将弥补供应缺口,进一步削弱了制裁的实质影响。
需求端变局成为关键。作为俄油最大买家,中印两国炼油厂已接获停止采购俄油的指令,这将促使它们转向中东供应商。欧佩克过去12个月增产250万桶/日的策略,此刻恰可填补潜在供应缺口,趁机夺取市场份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原油需求已成为全球运输需求的新支柱,若其无法快速找到俄油替代源,将持续对价格构成上行压力。
从政治维度看,此次制裁更似特朗普谈判的战术杠杆。一旦达到制造头条的目标,很可能适时放松压力以避免油价飙升引发通胀反弹。更值得关注的是,委内瑞拉这个拥有全球最大未开发石油储备的“黑天鹅”,其潜在重返市场的可能性始终是悬在油市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持仓结构显示投机者正逆势布局,ICE欧洲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投机性空头仓位已创2011年以来新高。这种与价格走势背离的仓位配置,既反映市场对制裁实际效力的怀疑,也暗示当前反弹根基不稳。特朗普制裁引发的油价飙升看起来更像是炒作热点,而非实际需求。
(亚汇网编辑:林雪)
-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