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实时行情分析:油价保持震荡 需密切关注各类消息动态
基本消息面
周一(8月25日),美原油价格交投于63.730美元/桶附近,涨幅为0.13%。
一、供应端动态
(一)OPEC+增产计划推进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的增产计划是影响当前原油供应的关键因素。据多位与会代表及市场消息人士透露,OPEC+计划在8月3日举行的线上视频会议中,正式批准9月将原油日产量再提高54.8万桶。这一决定若落实,将标志着该组织提前一年完全逆转2023年11月实施的220万桶/日自愿减产措施。自2025年4月起,OPEC+八个核心成员国已分阶段解除减产协议,4月撤销217万桶/日减产,5月至7月每月增产41.1万桶/日,8月进一步扩大至54.8万桶/日。OPEC+的激进增产计划已对国际油价形成下行压力,其试图通过增加供应夺回世界石油市场份额,以应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然而,由于部分成员国生产能力限制,如哈萨克斯坦等国难以完全兑现增产配额,实际增产效果可能与计划存在偏差。
(二)地缘政治风险干扰供应预期
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为原油供应蒙上阴影。美国政府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制裁威胁,尤其是针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施加100%二级关税的举措,加剧了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每日石油出口约950万桶,约占全球供应总量的10%。一旦制裁全面生效,全球石油供应可能面临严重冲击。此外,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冲突加剧,虽然目前尚未对原油生产和运输造成直接破坏,但市场担忧冲突进一步升级将影响中东地区的原油供应,从而对油价形成潜在支撑。
二、需求端现状
(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抑制需求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7月份国际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平均石油需求增长仅为约70万桶/日,将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增幅。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严重打压了原油需求前景,多机构纷纷下调全年原油需求增量预期至不足100万桶/日。亚洲作为全球原油贸易重心,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增长51万桶/日,达到2725万桶/日,但7月进口量降至2500万桶/日,创年内最低,反映出需求疲软态势。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和美国可能的关税壁垒影响持续发酵,未来原油需求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二)季节性需求波动
夏季通常是原油需求的旺季,受北半球夏季石油消费需求增加的季节性因素影响,7、8月份全球原油加工量有所上升,预计将达到8540万桶/日的峰值。同期全球发电用原油消费量也将增至约90万桶/日,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油价。然而,随着8月底夏季消费旺季接近尾声,能源需求环比转弱的趋势逐渐显现,这将对后续油价产生下行压力。
三、库存数据影响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601.4万桶至4.21亿桶,远超市场预期的180万桶。库存的大幅下降在短期内为油价提供了支撑,表明当前市场供应相对偏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OPEC+增产计划的持续推进,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对需求的抑制,库存水平可能会出现回升,从而对油价形成压力。
四、后市展望
综合来看,8月25日原油市场在多空因素的交织下保持震荡走势。短期内,地缘政治局势的任何新进展都可能引发市场情绪的剧烈波动,对油价产生直接影响。若中东冲突缓和,供应担忧缓解,油价可能面临下行风险;反之,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油价有望获得支撑。从中长期角度,OPEC+的增产计划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现状,将使原油市场大概率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对油价形成压制。但同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速度、各国能源政策的调整等因素,也可能为原油市场带来新的变数。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各类消息动态,谨慎应对市场波动。
(亚汇网编辑:章天)